上午开盘后,沪指以0.87%的跌幅跌至3896.66点,首次失守3900点整数关口;深证成指下跌1.76%,创业板指更是以2.07%的幅度跌至3089点左右。三大指数同步低开,市场情绪瞬间转为谨慎。
从板块表现来看,银行、煤炭、农业等传统防御性板块出现涨幅,成为少数领涨板块;而锂矿、存储器、CPO、水产等资源及高科技概念则普遍走弱,跌幅居前。尤其是锂电产业链和光伏相关概念,受全球需求放缓预期影响,跌幅明显。
全市场约有4800只个股出现下跌,跌幅超过1%的股票数量进一步扩大,显示出市场整体买盘不足、抛压偏重的格局。成交额虽仍保持在万亿元规模,但相较前几个交易日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资金流动性趋紧。
导致本轮跌势的因素较为复合。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的下降,使得全球资本市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减弱;与此同时,日韩股市科技板块的同步回调也对A股情绪形成负面传导。在此背景下,AI应用概念虽有逆势活跃,但整体板块仍未能抵消大盘的下行压力。
券商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内市场仍将维持“权重护盘+结构性题材”格局。浙商证券指出,顺周期与科技成长方向仍具吸引力;华西证券提醒,政策博弈意愿上升,需关注宏观政策面的变化;德邦证券则强调,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回落及中日关系的影响,建议投资者关注经济数据和政策驱动板块。
从资金面看,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继续扩大,境内机构投资者的买入意愿受到抑制。与此同时,港股市场同样呈现低开态势,恒生指数跌1.45%,科技指数跌2.21%,显示出两岸资本市场联动性增强。
在此情形下,市场的技术面也出现明显的弱势信号。沪指跌破关键支撑位3900点后,短线压力进一步加大;若后市成交量难以恢复至均线水平,沪指有可能继续跌破3400点大关,形成更大幅度的回调。
综合来看,尽管部分防御性板块仍保持相对强势,但整体市场仍处于观望与调整交织的阶段。投资者在布局时需关注宏观政策走向、全球利率预期以及行业基本面变化,谨慎把握仓位,避免在波动加剧的短期内出现大幅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