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

首页 > 财经观察 >
网商银行105万元罚单落地:监管指出“三查”缺位 已基本完成整改
2025-11-22 13:53 来源:产经观点网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于2025年11月21日公布,对网商银行处以105万元行政罚款,主要原因是贷款审批环节的“三查”不到位以及催收外包管理不善等合规缺陷。此次处罚并非新近的行政措施,网商银行早在2025年5月28日就已通过公告向社会公开该事项,并表示已基本完成整改工作。

  监管部门指出,网商银行作为专注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字银行,其信贷业务高度依赖线上化流程与算法模型,虽然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效率,但在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控制环节仍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贷前未充分核实借款人的真实经营状况,贷中审批缺乏独立判断,贷后对资金流向的追踪不够及时。

  此外,监管检查发现该行在催收外包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外包机构的操作流程未能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导致催收行为可能出现违规风险,进一步加大了金融风险的潜在暴露。

  针对上述问题,网商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已诚恳接受监管处罚,并已基本完成整改。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内部审计、完善贷款审批的人工复核机制、提升贷后监控系统的实时性,以及对外包催收机构进行严格资质审查和绩效考核。

  监管部门在通报中强调,网商银行需继续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提升整体风险防控水平,确保数字化信贷业务在合规框架下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处罚凸显了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合规监管与新兴业务模式之间的适配挑战。只有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同步完善制度建设,才能防止风险的系统性累积。

  网商银行随后向公众发布了整改进展报告,详细列明已完成的内部制度修订、风险模型升级以及对外部合作伙伴的重新评估。报告称,整改后银行的贷款审批合规率已提升至98%以上,催收外包管理合规率达到95%。

  监管部门表示,将对网商银行的整改效果进行后续跟踪检查,若发现新问题将依法依规进一步采取监管措施。此次监管行动也向行业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即便是数字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也必须在合规管理上保持高度警惕,确保金融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总体来看,网商银行的此次处罚与整改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的审慎监管态度,也为行业提供了合规提升的参考案例。随着监管要求的不断细化,数字银行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必须同步加强风险防控与内部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