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广角

首页 > 产经广角 >
钨价再创历史新高,供需失衡推动行业进入新周期
2025-07-23 15:24 来源:产经观点网

  2025年7月22日,钨市迎来新一轮价格高峰,黑钨精矿(≥65%)报价攀升至18.4万元/吨,白钨精矿(≥65%)报价18.3万元/吨,钨粉报价400元/公斤,APT(仲钨酸铵)报价26.8万元/吨,各品种价格较年初涨幅均超过25%,全线刷新历史纪录。这一价格水平已远超2011年的峰值,当时黑钨精矿最高报价为15.80万元/吨,APT价格为24万元/吨。从长期趋势来看,钨价自2013年以来首次突破17万元/吨,标志着钨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

  从供应端来看,钨矿开采指标持续收紧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指标降至5.8万吨,同比减少6.45%,其中主产区江西、云南等地区分别同比减少2370吨、400吨。此外,高品位、易开采资源日益稀缺,原矿品位持续下滑,导致开采成本水涨船高,国内多个小矿山因成本效益问题停产。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钨矿的供需失衡,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需求端的强劲增长也为钨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传统领域如机床、汽车等需求回暖,带动了硬质合金终端需求的平稳增长。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5月金属切削机床销量同比增长14.5%,硬质合金需求随之上升。与此同时,新兴应用领域如光伏硅片切割、半导体封装等快速增长,尤其是2025年钨丝母线在光伏切片中的渗透率已达35%,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加速技术迭代。中邮证券研报指出,钨矿开采指标收紧、环保监管趋严以及在产矿山资源品位自然下降等因素,叠加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带来的需求提升,将推动钨行业景气度上行,预计2025年供需缺口为4679吨。

  面对价格的持续上涨,钨产业链各环节纷纷做出调整应对。上游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资源布局。章源钨业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淘锡坑钨矿和新安子钨锡矿两个采矿权与其旁边探矿权的资源整合工作,以扩大采矿权面积。中钨高新通过收购柿竹园公司,并计划未来五年内注入剩余矿山,提升钨精矿自给率。厦门钨业也表示,目前的钨资源保障率为20%,未来计划提高至70%。翔鹭钨业则指出,我国大多数钨矿项目预期在三年后投产,世界钨精矿新建项目进展缓慢,2025年原料供应增量不大,钨市场供需将持续偏紧。

  下游企业则积极推动产品升级,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广东某硬质合金生产商表示,正在研发更省料的高性能合金,通过改进工艺降低单位产品钨用量。这种技术升级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从市场整体来看,钨价的上涨不仅反映了供需关系的变化,也凸显了钨作为战略性资源的战略地位。中信证券预测,由于国内外新建项目较少且短期增量十分有限,钨资源供应或将持续紧张,叠加下游制造业复苏带来的需求回暖,供给短缺将会对钨价形成坚挺支撑,钨价或将强势上涨至18-20万元/吨。此外,中钨在线数据显示,5月29日,钨矿价格突破17万元/吨,仲钨酸铵(APT)价格达到25万元/吨,创下历史新高。这一价格水平不仅远超历史平均水平,也表明市场对钨资源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然而,尽管钨价持续走高,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部分分析人士对钨价的长期走势持谨慎态度,认为当前价格已突破正常运行区间,短期内难以进一步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市场畏高情绪依然明显,尤其是在钨冶炼及粉末市场,刚性采购需求犹存,但整体采购意愿未见好转。因此,投资者在关注钨价上涨的同时,也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钨价的持续上涨不仅反映了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也预示着钨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供需失衡的加剧和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应对,钨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