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在3月4日的交易中大幅收跌,纳斯达克指数(纳指)下跌超过500点,跌幅达2.76%,报收于18905.15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道指)也出现显著下跌,跌幅为0.90%,报收于41763.46点。标普500指数同样表现不佳,下跌1.86%,报收于5785.61点。此次大跌主要受到科技股拖累,尤其是微软和Meta等公司表现不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股大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担忧以及经济数据疲软。近期美国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美联储可能在接下来的会议上继续加息,这引发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此外,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也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例如,最新公布的就业数据低于预期,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科技股的集体下挫是此次美股大跌的重要推手。英伟达等AI龙头股的暴跌引发了市场对科技行业前景的担忧。英伟达在上周公布的财报中显示,其第三季度销售额和毛利率均未达到市场预期,导致其股价暴跌16.97%,市值蒸发近5900亿美元。此外,其他科技巨头如微软、Meta和苹果等也表现不佳,进一步拖累了纳指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股大跌并非孤立事件。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欧洲股市普遍收跌,亚洲市场也受到波及。例如,日本和韩国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市场分析认为,美股的大幅调整可能与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以及全球资本再平衡有关。
对于A股市场而言,美股的大幅下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外围压力。历史经验表明,美股大跌后,A股通常会出现低开现象,但随后可能会逐步企稳反弹。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关注自身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避免盲目跟风操作。
尽管此次美股大跌对市场情绪造成了较大冲击,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市场调整的一部分。美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涨幅较大,部分股票估值过高,此次调整有助于市场回归理性。未来,随着美联储政策的明朗化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改善,美股有望逐步企稳并迎来反弹机会。
此次美股大跌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以及对美联储紧缩政策的反应。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政策动向以及全球经济数据的变化,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