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股票代码601633)近日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屏幕检测装置”,专利号CN202422866961.2,授权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该装置由外壳、施压组件、滤光片和透明可视件组成,专为车载显示屏的快速、精准检测而设计,能够在不拆卸屏幕的前提下完成多项检测任务。
该装置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施压组件对待测屏幕施加均匀压力,并利用滤光片过滤特定波段光线,配合透明可视件实现对屏幕内部结构和显示质量的实时监测。相比传统的人工目视或拆解检测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检测效率,降低误差率,缩短维修周期。
长城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共计投入研发费用42.39亿元,同比增长1.12%。公司全年新增专利授权2177项,同比增长53.2%,显示出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的强劲创新动力。屏幕检测装置的获批是其专利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完善了车载电子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长城汽车目前拥有专利约25030项、商标6810条、著作权195项,并持有640项行政许可。公司已对外投资7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2667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协同与技术生态。此次专利的取得,既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也为后续产品升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在车载显示屏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屏幕检测装置的研发响应了行业对高可靠性和高效率检测的迫切需求。随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功能日益丰富,屏幕的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和行车安全。长城汽车通过该装置实现对屏幕的全方位检测,能够在生产线上及时发现潜在缺陷,降低返修率。
此外,装置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在不同车型和不同规格的显示屏之间快速切换,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未来,长城汽车计划将该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后市场服务体系,为经销商提供便捷的现场检测解决方案,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指出,长城汽车此次专利的核心价值在于将传统检测流程数字化、自动化,符合智能制造的趋势。随着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深入发展,车载显示屏的可靠性将成为整车安全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该装置的推广有望在行业内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更多车企加速布局类似检测技术。
长城汽车表示,屏幕检测装置的研发得益于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和对前沿技术的关注。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在车载电子、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力争在智能汽车产业链中占据更高的技术制高点。此次专利的取得,标志着长城汽车在车载显示技术检测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