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飞晟能源宣布取得《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聚焦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位置误差与功率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实时传感与闭环控制的自动校准方案,实现了充电效率的显著提升和安全性的进一步保障。
专利核心技术通过在发射端与接收端布置高精度位置检测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辆相对位置与姿态信息;随后利用自适应调谐网络对功率传输路径进行动态匹配,确保在不同车速、不同路面条件下均能保持最佳功率传输效率。该方法兼容现行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为后续的规模化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行业层面,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国内外学术研究普遍关注充电过程的自适应控制与功率优化,相关文献中已提出多种动态无线充电模型与控制策略,强调位置检测与功率匹配的重要性。山西飞晟能源的专利正是对这些研究的工程化落地,填补了从理论到产品的关键技术空白。
从系统结构来看,传统无线充电系统通常由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功率调节模块和通信单元组成。飞晟能源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动校准子系统,使得发射端能够根据实时反馈自动调节谐振频率和匹配电容,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校准”的用户体验。该创新有望降低对高精度安装的依赖,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整体成本。
公司方面,山西飞晟能源近年来持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已形成包括储能、充电设施与智能控制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此次专利的取得标志着其在无线充电技术上的突破,也为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充电设施的布局与技术升级成为行业焦点。无线充电因其便利性和安全性被视为下一代充电方式的关键方向。飞晟能源的自动校准技术有望提升无线充电站的利用率,推动公共充电网络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演进。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已发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1部分: 通用要求》等标准,为无线充电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制度保障。飞晟能源的专利技术与这些标准高度契合,为后续的标准化认证和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山西飞晟能源计划将在已有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系统集成测试和示范项目建设。公司已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和充电运营商展开合作洽谈,力争在2026年前实现首批商业化无线充电站的投产,推动行业进入“自动校准、智能充电”的新阶段。
此次专利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山西飞晟能源的技术实力,也为我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推广,行业有望实现更高的充电效率、更低的能耗以及更安全的使用环境,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