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短剧(Micro‑Series)市场的收入预计将突破110亿美元,标志着这一新兴内容形态进入了十亿美元级别的商业时代。这一预测来自权威市场研究机构Omdia,显示短剧正从边缘实验快速成长为数字娱乐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
短剧以每集1‑10分钟、竖屏为主的短篇脚本视频为特征,专为移动端碎片化观看场景设计。其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制作周期短,能够快速响应热点话题和用户需求,因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内容供给和消费热潮。
平台层面的推动是收入增长的关键。抖音、快手、YouTube Shorts、Instagram Reels等短视频平台不断完善变现工具,推出付费订阅、付费观看、品牌植入等多元化商业模式,为短剧创作者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收益渠道。数据显示,全球超过60%的短剧收入来源于订阅或交易付费,单用户平均每周可贡献约20美元的收入。
广告收入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短剧的高频次播放和精准的用户画像使其成为广告主争相投放的热点。Omdia指出,短剧的整体收入几乎是免费广告支持的流媒体电视(FAST)频道的两倍,后者预计2025年收入约为58亿美元。这表明短剧在商业价值上已经超越传统的免费流媒体渠道。
地区分布上,中国市场仍是全球短剧收入的最大贡献者,约占全球总收入的83%。中国的短视频平台在内容生态、用户规模和变现能力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推动了全球收入的快速攀升。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和泰国等市场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显示短剧的全球化布局正在形成。
内容题材的多样化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粘性。短剧涵盖爱情、悬疑、逆袭、科幻等大众喜好的题材,且剧情紧凑、情感浓缩,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情节推进和情感共鸣,满足了现代观众对快节奏娱乐的需求。这种“短平快”的特性使得短剧成为文化消费的新热点。
产业链上下游也在加速适配。制作公司、剧本作者、后期特效团队以及平台分发方形成了紧密协作的生态圈,推动了制作效率的提升和内容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等延伸业务正逐步展开,为短剧带来更多的商业变现空间。
展望未来,Omdia预测短剧收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沉浸式技术的成熟,短剧有望在交互性和沉浸感上实现突破,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
总体来看,2025年全球短剧收入突破110亿美元的预测不仅反映了该内容形态的快速崛起,也预示着数字娱乐格局正在向更短、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向演进。行业参与者需要抓住平台变现、内容创新和跨区域合作的机遇,以在这场新一轮的内容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