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正式确认将小米集团的信用评级上调至“BBB”,并将评级展望调整为“稳定”。此次评级调整反映了小米在消费电子业务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卓越表现,以及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财务稳健性。
标普表示,小米集团的消费电子业务持续增长是此次评级上调的主要原因。小米在智能手机和物联网领域的收入表现尤为突出,预计2025-2026年其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总额将达到每年370亿至400亿元人民币。此外,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稳居前三,并且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高达23.3%,显示出其在高端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与此同时,小米的电动汽车业务也得到了标普的认可。尽管目前该业务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快速增长的势头和良好的执行计划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标普指出,如果小米能够进一步巩固其核心消费电子业务的地位,并扩大互联网服务的盈利,同时保持健康的现金储备,那么未来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其信用评级。
从财务角度来看,小米近年来的营收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小米总收入增长超过百亿元,净利润也明显上升。这一强劲的财务表现为其偿债能力和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小米的现金流状况良好,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这为其未来的融资活动和投资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评级调整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标普认为,小米的信用评级上调降低了投资风险,同时提升了潜在回报。这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并购买小米股票,从而推动其股价和市值的进一步提升。对于行业而言,小米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市场拓展,在多元化发展中实现不同业务板块的协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标普将小米的评级展望调整为“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不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如果小米在智能手机或电动汽车领域出现重大不利变化,例如EBITDA显著下降或现金流减少,标普可能会重新评估其信用状况。
综合来看,小米集团凭借其在消费电子和新兴业务领域的强劲表现,以及稳健的财务状况,成功赢得了国际评级机构的认可。未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以及电动汽车业务的成熟,小米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并在全球科技行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