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硬件能力的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王兴兴在多场公开场合中多次强调,当前机器人硬件已“完全够用”,但AI技术的瓶颈仍是制约机器人发展的核心问题。
王兴兴指出,尽管硬件条件已满足需求,但AI模型的性能和能力仍处于“荒漠阶段”,难以支撑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自主行动。他将当前AI的发展阶段比作“ChatGPT诞生前夜”,业界虽已明确方向,但尚未实现关键突破。
在行业层面,硬件的成熟推动了机器人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行业增速显著,国内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增速达50%-100%,海外市场也呈现火热态势。然而,王兴兴强调,规模化应用的瓶颈仍在于AI技术的不足,而非硬件本身。
技术挑战方面,具身智能(Embodied AI)的不足成为关键问题。王兴兴认为,当前AI模型在数据、模型和算法上的局限性,限制了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自主决策能力。
未来展望方面,王兴兴预测,AI技术的突破可能在1-3年内实现关键性进展,但短期内仍需持续投入和探索。他呼吁行业构建“AI+机器人”生态系统,推动机器人从“能动”向“智能”升级。
综上,尽管硬件已具备基础能力,但AI的瓶颈仍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核心挑战。王兴兴的观点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方向和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