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焦点,其发展不仅推动了机器人本体制造的进步,也带动了传感器、电机、仿生机械等产业链的全面升级。随着人形机器人在展会、赛事和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传感器作为其核心部件之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人形机器人带动传感器需求暴涨11倍,价格也降至百元级,触觉、力矩和视觉传感器成为主流配置。传感器企业纷纷加强与整机厂商的合作,展示核心传感技术与解决方案,以满足人形机器人对高性能传感器的需求。例如,国产触觉传感器精度已达到0.01毫米,远超海外同类产品。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和政策支持。深圳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工信部也提出攻克20项卡脖子技术的目标,为产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尽管产业仍面临成本控制、量产稳定性和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挑战,但整体趋势向好。
在实际应用中,人形机器人已开始进入家庭和工业场景。例如,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G1已进入家庭,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互动能力,尽管目前尚未实现完全的家务功能,但其发展潜力巨大。
人形机器人带动的传感器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有望在触觉、力矩和视觉等领域形成主流化趋势,推动人机交互和智能感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