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海底捞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4.08亿元,同比下降14.0%;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公司在营收方面仍保持一定规模,但净利润的下滑幅度较大,反映出公司在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被归结为翻台率下降以及产品、场景等创新模式方面的初期调整。翻台率的下降直接影响了门店的运营效率,而创新模式的调整则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管理成本增加。此外,海底捞管理层也承认,这一阶段的业绩下滑反映出管理层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公司表示将继续努力并进行改善。
从历史数据来看,海底捞的净利润在近三年内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尽管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为13.7%,但这一数据仍高于2024年同期的下滑幅度(建银国际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按年跌10%至20.33亿元)。这表明,尽管公司整体业绩有所改善,但盈利能力的提升仍需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的股价在2025年8月26日一度下跌超6%,反映出市场对业绩不及预期的担忧。此外,2022年,海底捞曾因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大跌11.4%,市值一度缩水至2014亿港元。这表明,海底捞的业绩波动对市场信心和投资者情绪具有较大影响。
尽管面临业绩压力,海底捞仍需在管理能力、运营效率和创新模式上持续优化,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