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德国图林根州州长马里奥·福格特在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透露,随着乌克兰冲突的结束,德国可能会重新考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可能性。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再次将德国在能源政策上的立场置于舆论焦点。
然而,德国联邦政府的态度却与地方官员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早在2025年3月6日,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黑贝施特赖特明确表示,德国不打算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他强调,德国已经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并且不会再次依赖这一能源来源。这一立场表明,尽管国内部分人士呼吁重新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但联邦政府目前仍坚持其能源独立政策。
从历史背景来看,德国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通过北溪管道向德国输送了超过一半的天然气。然而,随着冲突的持续以及欧盟对俄制裁的实施,德国逐步减少对俄天然气的依赖,转而加强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和本土能源转型。例如,德国正在建设多个LNG接收站,并通过挪威、荷兰等邻国增加天然气供应。
尽管如此,德国国内仍存在一定的声音支持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一方面,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且供应稳定;另一方面,德国工业和家庭对天然气的需求依然巨大,尤其是在冬季供暖和工业生产中24。此外,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关于增加天然气合作的讨论也为德国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非易事。首先,欧盟整体上正在推动能源多元化战略,逐步淘汰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例如,欧盟委员会已提出逐步淘汰北溪管道的计划,并鼓励成员国寻找替代能源来源。其次,德国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反对党及环保组织强烈反对重新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认为这会削弱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效果。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也在寻求通过外交努力解决能源问题。例如,德国正在与阿塞拜疆、土耳其等国探讨通过管道运输天然气的可能性,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此外,德国还计划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来实现长期能源转型。
尽管德国图林根州州长的言论为重新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提供了可能性,但联邦政府目前仍坚持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立场。未来,德国是否能够调整其能源政策,取决于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博弈结果。如果乌克兰局势进一步缓和,且德国能够成功实现能源多元化,则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反之,如果欧盟继续推进对俄制裁,则德国可能仍将坚持现有的能源独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