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因殷郊法相特效设计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其特效成本极低,甚至传言称其制作费用仅为4500元。对此,影片视效公司魅思映像发布声明,明确否认了这一谣言,并详细澄清了视效制作过程。
据魅思映像透露,《封神第二部》的视效制作由国际知名视效公司Scanline VFX负责,该公司曾参与《权力的游戏》《星际穿越》等多部经典影片的特效制作。殷郊法相的特效采用了先进的“体积捕捉”技术,整个制作周期超过18个月,耗资巨大且技术含量极高。
导演乌尔善在杭州路演现场也亲自回应了这一争议,他解释称,殷郊并非简单的物理实体,而是融合了能量体和“法身”的概念,其设计旨在展现角色的愤怒、悲哀与庄严心理。乌尔善强调,殷郊法相的特效制作团队是中外联合完成的,其中超过70%的视效镜头由国内团队主导完成,展现了中国视效行业的专业水准。
然而,尽管官方多次辟谣,部分网友仍对特效质量表示不满。有评论指出,殷郊三头六臂的形象过于抽象,甚至被认为有些“离谱”,与观众期待的视觉效果存在差距。此外,部分媒体曝光了所谓的“外包成本”视频,声称殷郊的特效建模成本仅为5000元,引发了更大的争议。
对此,魅思映像再次发表声明,强调殷郊法相的制作并非外包,而是由国际顶尖团队完成。声明中提到,《封神第二部》全片共有2000个视效镜头,其中超过一半由中外团队联合完成,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视效行业的进步与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殷郊法相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封神演义》原著中的角色设定。在原著中,殷郊是商纣王的长子,因被父亲抛弃而由申公豹抚养长大。他的形象在小说中充满悲剧色彩,这也为电影中的特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尽管部分观众对特效效果提出了批评,但也有不少影迷对殷郊法相的设计表示认可。他们认为,殷郊三头六臂的形象虽然抽象,却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够很好地传达角色复杂的内心情感。
目前,《封神第二部》票房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成为春节档期的热门影片之一。然而,随着影片口碑的分歧,特效制作的质量也成为讨论焦点。未来,随着更多幕后细节的披露,观众或许能更全面地理解殷郊法相背后的创作理念和技术细节。
此次关于“4500元外包”的谣言再次提醒了影视行业,在追求高票房的同时,更应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技术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