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法治

首页 > 民生法治 >
官方致歉破门亮灯事件并承诺改进
2025-02-08 11:52 来源:产经观点网

  近日,山西大同平城区古城街道因“破门亮灯”事件引发广泛关注。2月3日晚,一名商户反映其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身穿反光衣的工作人员撬锁强行进入并打开灯光。视频显示,这些工作人员使用U型锁将门锁住,并在深夜进行操作,严重侵犯了商户的合法权益。事件曝光后,引发了公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基层治理问题的深刻反思。

  2月7日凌晨,古城街道办事处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工作方法不当,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并向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歉意。声明中提到,此次事件反映出工作人员在沟通、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街道办事处表示将引以为戒,规范管理,改进工作方式,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然而,这份致歉声明并未完全平息公众的质疑。许多网友指出,致歉信中并未提及对被破门商户的具体赔偿措施,也未对相关责任人的追责问责进行说明。有网友认为,这种形式化的道歉无法真正弥补商户的损失,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事实上,“破门亮灯”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近年来,类似的基层治理问题屡见不鲜。有评论指出,这种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暴露了基层治理中法治意识的淡薄和形式主义的盛行。对此,有专家建议,应从制度层面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春节期间“亮灯活动”的讨论。根据大同市政府的倡议,春节期间商家需延长营业时间并开启灯光,政府将补贴电费。然而,部分商户反映,在实际操作中,街道办事处未能充分考虑商户的实际需求,导致一些店铺因外箱被拆除而无法正常开灯。

  古城街道办事处在致歉声明中提到,将加强与商户的沟通协调,完善亮灯活动的具体实施细则,并邀请社会各界监督。然而,如何真正落实这些承诺,避免形式主义的再次出现,仍需时间检验。

  “破门亮灯”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管理失误,更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它提醒我们,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和人民至上的理念,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干扰。只有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才能真正保障公民权益,提升城市形象,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