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广角

首页 > 产经广角 >
北京落地科汇通业务试点,助力科研资金跨境流动与科技创新发展
2025-01-24 15:13 来源:产经观点网

  2025年1月24日,北京市正式落地实施“科汇通”业务试点,这一创新政策旨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发布的《北京市“科汇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该政策自2024年12月31日起正式生效,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的非企业科研机构。

  “科汇通”业务试点的推出,是北京市在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核心目标是便利境外科研资金汇入北京市科研机构及使用,从而解决科研机构在跨境资金调拨中的实际困难。这一政策不仅为科研机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资金管理方式,还通过优化外汇管理流程,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具体而言,“科汇通”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非企业科研机构直接在银行办理外汇登记、资金入账、资金使用等业务,无需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这一政策大大简化了科研机构的资金管理流程,降低了操作成本,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试点机构还可以享受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进一步优化了资金使用环境。

  北京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此次“科汇通”业务试点的落地,将有效促进北京与全球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国际化转化。段爽丽,北京市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汇通’试点是北京市分局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以来的又一创新举措,旨在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科汇通”业务试点的实施范围不仅限于北京地区,而是覆盖全国多个城市。例如,上海、苏州、南京等地也已相继启动了类似的试点项目,这表明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创新政策。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作为首批试点之一,已于2025年1月成功落地首笔“科汇通”业务试点。

  北京市分局还计划持续优化政策实施效果,加强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试点机构能够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此外,分局将密切关注试点运行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以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汇通”业务试点的落地标志着北京市在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开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政策不仅为科研机构提供了更便捷的资金管理渠道,也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更多城市的加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科汇通”有望成为促进全球科研合作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