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娱乐

首页 > 文化娱乐 >
躬耕高原写忠诚 汉藏交融拓新篇--文旅部援藏干部容铁纪实
2019-06-10 19:07 来源:产经观点网

  躬耕高原写忠诚 汉藏交融拓新篇

  ——文旅部援藏干部容铁纪实

  ◆ ◆ ◆ ◆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怀着对藏族人民的深厚情感,肩负起文化交流的神圣职责,扎根雪域高原的容铁拥有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援藏经历,既给组织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又让人生增添厚重的色彩。

  

  一片丹心献高原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融入人民生活,要把最好的精神粮食奉献给人民。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从2014年底,年过五旬的容铁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三次深入藏区,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尽最大努力将优秀文艺作品带到西藏,带到了雪域群众中去。

  2014年7月,容铁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进万家——走进西藏”走基层活动。他来到了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班久伦布村,受抗英一百一十周年精神鼓励,容铁将创作的近百幅艺术作品,无偿赠送给当地的农牧民。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西藏,并从此爱上了西藏,当初次离开西藏时,他说:“西藏的山水风光、人文情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决心停下脚步,去感受这份淳朴。”

  一个月后,容铁又来到了西藏。这次他参加的是“翰墨西藏光明行”活动,他不仅为藏区人民义务创作作品,而且还与其他书法家一起,为西藏白内障患者捐资96万元医疗费。一位70多岁的老阿妈成功手术后,拉着容铁的手千恩万谢。看到这质朴、善良的藏区人民,容铁潸然泪下。“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眼神,比任何奖项都更加触动我的心。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为西藏的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容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4年底,容铁主动请缨赴西藏工作,得到了组织上的同意,成为第七批文化部援藏干部。有人不解,说容铁犯傻:放着北京优越的生活不过,非要跑到西藏寻苦吃。容铁说:“人民养育了艺术家,艺术家要为人民抒写、抒怀、抒情,这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西藏的文化发展与内地的相比差距大,我在西藏更能发挥作用。”

  文化援藏显担当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31次。波及到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有通讯中断、房屋倒塌等情况发生。容铁得到消息后立即带领自治区文化厅组织抗震救灾慰问艺术团赴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安置点和定日县灾区开展慰问演出,抚慰群众心灵,让灾区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坚定重新站起来的信念。

  随着西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增强,特别是对图书的需求日益提高。当了解到西藏图书馆藏图书数量和质量有限,且近两年,西藏图书馆来自基层边防站、学校、社区等单位配置图书的需求不断增加等问题,容铁援藏期间,向西藏图书馆捐赠了由他编撰的《中国汉字历代检索数据库》20套,并于2017年7月将自己三年工作援藏补助金贴共计15万元,全部购买图书捐献给西藏图书馆。

  为了让更多的藏区人民和儿童学习书法艺术,容铁组织西藏学校开展“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活动,并亲自编著全国首部汉藏双语版《书法指导与练习》教程,赠送给西藏当地学校,使很多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拉萨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宋晓婧说:“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汉字书法,在心中播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民族团结。”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他组织国内100多位著名书法家奔赴西藏采风;策划“大美西藏北京展”,将唐卡、藏戏等精彩艺术作品推介到全国。2017年,容铁对接中国美术馆,策划西藏精品唐卡汇展,部分作品被永久收藏。唐卡画师夏鲁旺堆说:“这是当代西藏唐卡首次进入中国美术馆,让我们从业者倍感振奋,促进了西藏唐卡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汉藏文化交流,促进汉藏文化融合是我们援藏干部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夜深人静,孤灯桌前,容铁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带着责任和使命,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怀。

  翰墨丹青西藏情

  西藏有70多个县,在容铁援藏的近三年的时间里,他走了50多个,累计行程十几万公里。他学习藏语,与藏区人民交流,记录心得体会,真正融入西藏。

  他刚到拉萨不久,听说两位牧区学生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身体不好,生活困难,当即决定资助他们读书到大学毕业。走基层时,他发现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多,孩子穿的衣服破旧不堪,就发动民盟中央美术学院的同事们为困难人家捐款捐衣。

  容铁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在雪域高原,组织公益书法大讲堂40余期,给藏汉干部职工传播书画艺术,加强藏汉文化融合。

  扎根西藏的生活,让容铁原来的细腻笔法增添了用笔的苍茫和画面的豪放感。在一些作品中,他开始有意的加入牦牛、山羊及牧羊女,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同时在作品画面上也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他创作的《吉祥西藏》《金幡送吉祥》等作品,深受业界好评。中国美术理论家王爱红评价说:“容铁将西藏独具特色的文化和风景融于笔端,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水平。题材上有突破,技法上有提高,思想上有进步。”

  在容铁的速写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生活的乐趣在于奉献。”尽管容铁的作品在市场上价格不菲,但他每次下乡调研,都带着画笔和颜料,为藏区人民免费创作作品。两年多来,他累计为藏区人民捐赠作品近两千幅。从海拔五千多米的边防哨所、边境文化站,到羌塘草原的牧区,都有他的足迹和作品。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容铁援藏结束报告上批示:“容铁同志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事业心强,为我区文化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容铁对西藏爱的深沉,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同时还是一位实干家,在援藏的近三年时间里,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好事,他都努力去做,用心去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藏区人民,也激励着藏区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文: 王振霞

  评 论

  对援藏干部的关怀不能缺位

  我国大力实施的援藏制度,有利于国家稳定和民族发展,体现了华夏儿女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多年来,援藏工作取得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成绩,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援藏干部,为汉藏优势资源的交流互补、汉藏文化的交融发展不断开创新篇章。

  从现实来看,全国承担援藏任务的地方,对援藏干部的选择与派遣坚持严格标准,把好政治觉悟、工作经验、身体素质等方面关口,体现了对党的工作和事业坚定的拥护和支持。许多援藏干部到西藏新的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工作态度,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履职责,做出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绩。如援藏干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的容铁,就是其中的一位。艺术创作需要扎根生活,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容铁正是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把应做的事、想做的事,千方百计完成好。在贫困藏民家中,在艰苦与绮丽并存的西藏自然风貌中,在务实高效的藏汉文化交流活动中,都一点一滴凝聚了容铁的担当、才情和汗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容铁的真实写照。

  说到援藏干部,很多人投去敬重的目光。的确,他们在几年的时间里背井离乡,必然会缺少对家庭的关心和照顾,也面临着各种艰难工作任务和恶劣气候环境,但,使命高于一切。选择了援藏,就是选择了奉献与牺牲,同时也是选择了一份责任与荣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民族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应当“站起来是根柱,躺下去是条梁”。

  优秀的援藏干部进一步使用是一个单位用人的正确导向,同时也是鼓励年青干部到难苦地区锻炼工作,对优秀援藏干部的进一步使用是否明确事关能否树立用人选人的正确方向,事关能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的思想。

  在不少地方和单位,援藏干部的经历都被视为“任用加分项”,对援藏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在各种待遇方面给关照和倾斜,这既体现出拥护援藏大局的一面,又体现出对干部成长规律遵循的一面。然而,也有个别地方和单位,对援藏干部的认识失之于偏,待遇落实等方面不能“一碗水端平”,缺乏公平公正。比如,对援藏干部援藏期间的工作不纳入本单位考核与奖惩范围;在援藏干部回来后,对其新知识、新技术、新制度不能给予及时“补课”,致使援藏干部适应当下工作产生“落差”;对援藏干部的职务安排边缘化、闲置化甚至不管不问等。这种漠视援藏干部利益、伤害援藏干部感情的现象,也有违党组织选人用人的路线和方针,尤须值得警醒。

  援藏经历是一份荣耀,援藏干部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财富。对援藏干部的关怀不缺位,才能更好创建援藏工作的良好氛围,把援藏这项具有时代战略意义和历史责任感的事业更好富有成效地推进,进而为民族崛起和国家强盛聚势赋能。莫要让优秀援藏干部寒心!

  文:王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