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12月9日的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莎普爱思说明前期是否按照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等规定,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详细说明该滴眼液的疗效情况,患者使用的投诉,说明书的适应症表述和广告内容的适应症是否一致,开展广告自查等六大问题。
而在12月4日的澄清公告中,莎普爱思称与江苏省药物研究所合作研制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在1995年和1998年分别完成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总有效率分别为71.13%和73.73%。
不过上述20年前的临床试验,目前遭遇到较大争议。根据莎普爱思滴眼液说明书,该药品适应症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药理作用为“醛糖还原酶(AR)抑制剂,文献报告对晶状体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可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白内障的目的”。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是糖代谢的一条通路,针对极少数代谢相关性的白内障人群,在发病前期可能有一些缓解作用。”13日下午,浙江某医院一位眼科医生向记者解释。不过,她强调,尚未有实证医学证据证明其疗效的确切性,“有效性也和该药物在晶状体的浓度有关”。
“用药主要作用不是治疗,主要是延缓白内障的成熟。”11日,另一位杭州某眼科医生指出,该医院门诊部使用的是白内停和卡林优滴眼液。
而记者采访的多位眼科医生以及一位浙大在读眼科学博士均指出,“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是手术”已成为全球眼科界的共识,“白内障的治疗药物还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