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据了解,针对现金贷的监管政策不仅仅只是针对现金贷平台的业务牌照,而其放贷的资金来源、杠杆水平以及资产证券化(ABS)情况同样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此次监管政策正式出台前,很多曾和现金贷平台合作的资金方就已经开始变得谨慎。
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是通过外部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以及P2P平台提供,银行由于资金体量大且价格相对较低,成为了现金贷平台钟爱的资金来源。
传统银行和现金贷平台找到了互补之处,在这些银行中,尤其是以民营银行、地方性城商行嗅觉最为敏锐,最先入局。
薛洪言也认为,恰恰传统持牌机构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一方面要调整业务结构,提高消费金融占比,又不懂互联网消费金融那一套,本质上也不信那一套,于是就做起了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方,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本质上还是对公授信那一套,轻车熟路,消费贷款数据也很好看,何乐不为;另一方面则要进行互联网化转型,与互联网化的现金贷平台合作,便是转型的标志和起点。
在现金贷和银行进行合作的模式中,助贷模式最受欢迎,简单而言,助贷模式是由现金贷平台为银行提供流量、风控、技术、催收、兜底等,银行再经过内部风控后进行放款,借款人直接还款给银行,银行获取约定的放贷利息后,其余部分由现金贷平台作为服务费收取。现金贷业务为这些区域性的银行带来了也较为可观的收益,“我们最开始做这块业务的时候提供的资金成本是7%,现在已经逐渐上涨到10%了。”上述城商行负责人称。